用RTL实现最简单的处理器

通过实现NEMU, 你已经从概念上了解处理器的构成, 以及处理器大致如何工作了, 现在我们就尝试通过RTL代码来实现一个最简单的处理器. 如预学习阶段所提到, 我们将大家设计的处理器统称为NPC (New Processor Core, 当然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处理器起一个更个性化的名字).

处理器基本架构

具体地, 你将会需要通过RTL来实现PA1中提到的TRM中的部件:

  • PC - 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加"1"的计数器, 这里的"1"是指一条指令的长度
  • 寄存器 - 这里指通用寄存器(GPR, General Purpose Register), 它通常是由一组寄存器组成的. 特别地, 从0号寄存器读出的值总是为0
  • 加法器 - 这个很简单
  • 存储器 - 就是个可以读写的"大数组"

事实上, 你已经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了解过如何用RTL实现它们了. 我们可以按照处理器工作的流程来给RTL项目划分模块: 取指, 译码, 执行, 更新PC. 具体地:

  • IFU(Instruction Fetch Unit): 负责根据当前PC从存储器中取出一条指令
  • IDU(Instruction Decode Unit): 负责对当前指令进行译码, 准备执行阶段需要使用的数据和控制信号
  • EXU(EXecution Unit): 负责根据控制信号对数据进行执行操作, 并将执行结果写回寄存器或存储器
  • 更新PC: 通过RTL实现时, 这一操作一般与PC寄存器一同实现, 因而无需为此划分一个独立的模块

至于将上述部件放置在哪一个模块中, 大家可以自行决定, 并自行梳理出模块之间的接口. 一个例外是存储器, 为了方便测试, 我们不通过RTL来实现这个存储器, 而是用C++来实现它. 于是, 我们需要将存储器访问接口的信号拉到顶层, 通过C++代码来访问存储器:

while (???) {
  ...
  top->inst = pmem_read(top->pc);
  top->eval();
  ...
}

你可以很容易地通过C++代码来实现一个简单的存储器.

若干代码风格和规范

在往期的"一生一芯"计划中, 我们发现部分不规范的代码风格会给后期的SoC集成带来额外的问题. 为了避免将来影响SoC集成的进度, 我们建议大家遵守以下若干代码规范.

1. 如果你是初学者, 不要使用行为建模

事实上, 南京大学数字电路实验讲义中也提到"行为建模不利于初学者建立电路思维", 我们在这里引用相关的描述:

强烈建议初学者不要使用行为建模方式设计电路

Verilog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设计可综合电路而提出的, 它的本质是一门基于事件队列模型的电路建模语言. 因此, 行为建模很容易会让初学者偏离描述电路的初衷: 开发者需要看着电路图, 心里想象电路的行为, 然后转化成事件队列模型的思考方式, 最后再用行为建模方式来描述电路的行为, 综合器再来根据这样的描述推导出相应的电路. 从这个过程来看, 这不仅是没有必要的, 而且还很容易引入错误:

  • 如果开发者心里本身就已经有电路图, 直接描述它是最方便的
  • 如果开发者心里本身就已经有电路图, 而开发者对行为建模方式的理解所有偏差, 可能会采用了错误的描述方式, 从而设计出非预期的电路
  • 如果开发者心里没有电路图, 而是期望通过行为建模方式让综合器生成某种行为的电路, 这就已经偏离“描述电路”的本质了. 大部分同学非常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把行为建模当作过程式的C语言来写, 尝试把任意复杂的行为描述映射到电路, 最终综合器只会生成出延迟大, 面积大, 功耗高的低质量电路

所以, 直到大家掌握"描述电路"的思维而不被行为建模误导之前 我们强烈建议初学者远离行为建模方式, 仅通过数据流建模和结构化建模方式直接描述电路. 例如, 上文关于if和always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 但下面的问题可以帮助大家测试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Verilog的本质:

  • 在硬件描述语言中, "执行"的精确含义是什么?
  • 是谁在执行Verilog的语句? 是电路,综合器,还是其它的?
  • if的条件满足, 就不执行else后的语句, 这里的"不执行"又是什么意思? 和描述电路有什么联系?
  • 有"并发执行", 又有"顺序执行", 还有"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化就立即执行", 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执行", 它们都是如何在设计出来的电路中体现的?

如果你无法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我们强烈建议你不要使用行为建模方式. 如果你真的想弄懂它们, 你需要阅读Verilog标准手册在新窗口中打开.

真正的描述电路 = 实例化 + 连线

忘记行为建模方式, 就可以很容易回归到描述电路的简单本质. 想象一下, 你手中有一张电路图纸, 如果你需要向其它人描述图纸上的内容, 你将会如何描述? 你一定会说出类似"有一个A元件/模块, 它的x引脚和另一个B元件/模块的y引脚相连"的描述, 因为这才是描述电路的最自然的方式. 用HDL设计电路, 就是在用HDL来描述电路图纸, 图纸上有什么, 就直接描述什么. 所以, 用HDL描述电路, 无非是做两件事情:

  • 实例化: 在电路板上放一个元件/模块, 可以是一个门电路, 或者是由门电路组成的模块
  • 连线: 用导线将元件/模块的引脚正确地连起来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数据流建模和结构化建模是如何体现这两件事的, 而行为建模又是如何把这两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

所以, 我们不建议初学者在Verilog代码中编写任何always语句.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触发器和选择器, 我们提供了如下Verilog模板给大家进行调用:

// 触发器模板
module Reg #(WIDTH = 1, RESET_VAL = 0) (
  input clk,
  input rst,
  input [WIDTH-1:0] din,
  output reg [WIDTH-1:0] dout,
  input wen
);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 dout <= RESET_VAL;
    else if (wen) dout <= din;
  end
endmodule

// 使用触发器模板的示例
module example(
  input clk,
  input rst,
  input [3:0] in,
  output [3:0] out
);
  // 位宽为1比特, 复位值为1'b1, 写使能一直有效
  Reg #(1, 1'b1) i0 (clk, rst, in[0], out[0], 1'b1);
  // 位宽为3比特, 复位值为3'b0, 写使能为out[0]
  Reg #(3, 3'b0) i1 (clk, rst, in[3:1], out[3:1], out[0]);
endmodule
// 选择器模板内部实现
module MuxKeyInternal #(NR_KEY = 2, KEY_LEN = 1, DATA_LEN = 1, HAS_DEFAULT = 0) (
  output reg [DATA_LEN-1:0] out,
  input [KEY_LEN-1:0] key,
  input [DATA_LEN-1:0] default_out,
  input [NR_KEY*(KEY_LEN + DATA_LEN)-1:0] lut
);

  localparam PAIR_LEN = KEY_LEN + DATA_LEN;
  wire [PAIR_LEN-1:0] pair_list [NR_KEY-1:0];
  wire [KEY_LEN-1:0] key_list [NR_KEY-1:0];
  wire [DATA_LEN-1:0] data_list [NR_KEY-1:0];

  generate
    for (genvar n = 0; n < NR_KEY; n = n + 1) begin
      assign pair_list[n] = lut[PAIR_LEN*(n+1)-1 : PAIR_LEN*n];
      assign data_list[n] = pair_list[n][DATA_LEN-1:0];
      assign key_list[n]  = pair_list[n][PAIR_LEN-1:DATA_LEN];
    end
  endgenerate

  reg [DATA_LEN-1 : 0] lut_out;
  reg hit;
  integer i;
  always @(*) begin
    lut_out = 0;
    hit = 0;
    for (i = 0; i < NR_KEY; i = i + 1) begin
      lut_out = lut_out | ({DATA_LEN{key == key_list[i]}} & data_list[i]);
      hit = hit | (key == key_list[i]);
    end
    if (!HAS_DEFAULT) out = lut_out;
    else out = (hit ? lut_out : default_out);
  end
endmodule

// 不带默认值的选择器模板
module MuxKey #(NR_KEY = 2, KEY_LEN = 1, DATA_LEN = 1) (
  output [DATA_LEN-1:0] out,
  input [KEY_LEN-1:0] key,
  input [NR_KEY*(KEY_LEN + DATA_LEN)-1:0] lut
);
  MuxKeyInternal #(NR_KEY, KEY_LEN, DATA_LEN, 0) i0 (out, key, {DATA_LEN{1'b0}}, lut);
endmodule

// 带默认值的选择器模板
module MuxKeyWithDefault #(NR_KEY = 2, KEY_LEN = 1, DATA_LEN = 1) (
  output [DATA_LEN-1:0] out,
  input [KEY_LEN-1:0] key,
  input [DATA_LEN-1:0] default_out,
  input [NR_KEY*(KEY_LEN + DATA_LEN)-1:0] lut
);
  MuxKeyInternal #(NR_KEY, KEY_LEN, DATA_LEN, 1) i0 (out, key, default_out, lut);
endmodule

其中, MuxKey模块实现了"键值选择"功能, 即在一个(键值, 数据)的列表lut中, 根据给定的键值key, 将out设置为与其匹配的数据. 若列表中不存在键值为key的数据, 则out0. 特别地, MuxKeyWithDefault模块可以提供一个默认值default_out, 当列表中不存在键值为key的数据, 则outdefault_out. 实例化这两个模块时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 需要使用者提供键值对的数量NR_KEY, 键值的位宽KEY_LEN以及数据的位宽DATA_LEN这三个参数, 并保证端口的信号宽度与提供的参数一致, 否则将会输出错误的结果
  • 若列表中存在多个键值为key的数据, 则out的值是未定义的, 需要使用者来保证列表中的键值互不相同

MuxKeyInternal模块的实现中用到了很多高级的功能, 如generatefor循环等, 为了方便编写还使用了行为建模方式, 在这里我们不展开介绍, 通过结构化建模的抽象, 使用者可以无需关心这些细节.

以下代码通过使用选择器模板来分别实现2选1多路选择器和4选1多路选择器:

module mux21(a,b,s,y);
  input   a,b,s;
  output  y;

  // 通过MuxKey实现如下always代码
  // always @(*) begin
  //  case (s)
  //    1'b0: y = a;
  //    1'b1: y = b;
  //  endcase
  // end
  MuxKey #(2, 1, 1) i0 (y, s, {
    1'b0, a,
    1'b1, b
  });
endmodule

module mux41(a,s,y);
  input  [3:0] a;
  input  [1:0] s;
  output y;

  // 通过MuxKeyWithDefault实现如下always代码
  // always @(*) begin
  //  case (s)
  //    2'b00: y = a[0];
  //    2'b01: y = a[1];
  //    2'b10: y = a[2];
  //    2'b11: y = a[3];
  //    default: y = 1'b0;
  //  endcase
  // end
  MuxKeyWithDefault #(4, 2, 1) i0 (y, s, 1'b0, {
    2'b00, a[0],
    2'b01, a[1],
    2'b10, a[2],
    2'b11, a[3]
  });
endmodule

如果你使用Chisel, 也建议你不要使用when和switch

在Chisel中, whenswitch的语义和Verilog的行为建模非常相似, 因此也不建议初学者使用. 相反, 你可以使用MuxOH等库函数来实现选择器的功能, 具体可以查阅Chisel的相关资料.

2. 如果你坚持使用Verilog的行为建模, 不要用negedge

posedgenegedge混用, 会导致时序收敛更加困难, 增加后端物理实现的难度. 如果你不清楚如何在两者混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很好的时序, 我们建议你只使用posedge. 否则, 如果你的处理器严重影响SoC整体的时序, 在流片时间节点紧张的情况下, "一生一芯"项目组将会把你的处理器移出该批次的流片名单.

如果你使用我们提供的上述Verilog模板, 或者使用Chisel, 你不必担心这一问题.

3. 如果你坚持使用Verilog的行为建模, 不要用异步复位

采用异步复位容易造成亚稳态, 导致芯片复位后无法正确工作. 一般使用异步复位, 同步释放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技术, 我们建议你只使用同步复位(即复位信号不出现在always的事件列表中). 否则"一生一芯"项目组不保证回片后你的处理器可以正确工作.

如果你使用我们提供的上述Verilog模板, 或者使用Chisel, 你不必担心这一问题.

4. 如果你坚持使用Verilog的行为建模, 不要使用锁存器(Latch)

锁存器的变化不受时钟驱动, 时序分析工具难以对其进行分析. 如果你不清楚如何避免锁存器, 我们建议你不要使用行为建模.

如果你使用我们提供的上述Verilog模板, 或者使用Chisel, 你不必担心这一问题.

5. 需要在模块名前添加学号前缀

module IFU需要修改为module ysyx_22040000_IFU. 这是因为大家将自己的处理器集成到SoC后, 名字相同的模块会导致工具报告重复定义的错误.

如果你使用Chisel, 我们将来会提供一个FIRRTL transform自动添加前缀, 目前你编写代码时模块名不必添加学号前缀.

6. 如果你使用Verilog, 需要在宏定义的标识符前添加学号前缀

`define SIZE 5需要修改为`define ysyx_22040000_SIZE 5. 这是因为大家将自己的处理器集成到SoC后, 名字相同的宏会导致工具报告重复定义的错误.

如果你使用Chisel, 你不必担心这一问题.

在NPC中实现第一条指令

接下来, 我们来实现一条最简单的指令: addi. 在NEMU中, 你已经理解这条指令是如何执行的了, 现在你需要通过RTL来实现它.

如果你是初学者, 尝试自己画出架构图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处理器设计, 尝试自己画出仅支持addi指令的单周期处理器的架构图.

独立解决未知问题的训练

事实上, 单周期处理器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成熟的, 以至于你可以在绝大多数教材中找到非常详细的架构图. 我们之所以不在讲义中给出架构图, 是希望把一个成熟的问题包装成一个"未知"问题提供给初学者, 让初学者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这个"未知"问题. 这种训练和大家将来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 所以当你直接从教科书上找到问题的答案时, 你就再次错过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在NPC中实现addi指令

具体地, 你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PC的复位值设置为0x80000000
  • 存储器中可以放置若干条addi指令的二进制编码(可以利用0号寄存器的特性来编写行为确定的指令)
  • 由于目前未实现跳转指令, 因此NPC只能顺序执行, 你可以在NPC执行若干指令之后停止仿真
  • 可以通过查看波形, 或者在RTL代码中打印通用寄存器的状态, 来检查addi指令是否被正确执行
  • 关于通用寄存器, 你需要思考如何实现0号寄存器的特性; 此外, 为了避免选择Verilog的同学编写出不太合理的行为建模代码, 我们给出如下不完整的代码供大家补充(大家无需改动always代码块中的内容):
module RegisterFile #(ADDR_WIDTH = 1, DATA_WIDTH = 1) (
  input clk,
  input [DATA_WIDTH-1:0] wdata,
  input [ADDR_WIDTH-1:0] waddr,
  input wen
);
  reg [DATA_WIDTH-1:0] rf [ADDR_WIDTH-1:0];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wen) rf[waddr] <= wdata;
  end
endmodule
  • 使用NVBoard需要RTL代码比较好地支持设备, 这将会在A阶段进行介绍, 目前不必接入NVBoard

不知道如何下手?

你很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 如何通过PC值正确地访问存储器?
  • 如何在存储器中放置addi指令?
  • 如何仅执行若干指令后结束仿真?
  • 通用寄存器模块的端口应该如何设计?

在预学习阶段搭建verilator框架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提醒过大家: 项目里面的所有细节都是和大家有关系的. 每当你觉得没有思路的时候, 这很大概率是在提醒你, 你很可能在之前的学习中有什么没做好. 相比于询问同学, 你其实更应该回顾之前的实验内容, 并尽自己最大努力理解每一处细节, 从而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让程序决定仿真何时结束

我们刚才是让仿真环境(C++代码)来决定执行多少条指令后结束仿真, 显然这个做法并不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你需要提前知道一个程序将会执行多少条指令. 有没有方法可以在程序执行结束的时候自动结束仿真呢?

事实上, NEMU已经给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了: trap指令. NEMU实现了一条特殊的nemutrap指令, 用于指示客户程序的结束, 具体地, 在RISC-V中, NEMU选择了ebreak指令来作为nemutrap指令. 事实上在NPC中, 我们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 如果程序执行了ebreak指令, 就通知仿真环境结束仿真.

要实现这一功能并不困难, 你首先需要在NPC中添加ebreak指令的支持. 不过, 为了让NPC在执行ebreak指令的时候可以通知仿真环境, 你还需要实现一种RTL代码和C++代码之间的交互机制. 我们借用system verilog中的DPI-C机制来实现这一交互.

尝试DPI-C机制

阅读verilator手册, 找到DPI-C机制的相关内容, 并尝试运行手册中的例子.

通过DPI-C实现ebreak

在RTL代码中利用DPI-C机制, 使得在NPC执行ebreak指令的时候通知仿真环境结束仿真. 实现后, 在存储器中放置一条ebreak指令来进行测试. 如果你的实现正确, 仿真环境就无需关心程序何时结束仿真了, 它只需要不停地进行仿真, 直到程序执行ebreak指令为止.

如果你使用Chisel, 你可以借助Chisel中的BlackBox机制调用Verilog代码, 然后让Verilog代码通过DPI-C机制与仿真环境交互. 关于BlackBox的使用方式, 请查阅相关资料.

最近更新时间:
贡献者: Zihao Yu